龙应台目送读后感8篇:目送 龙应台

 杂七杂八   2018-07-24 10:50   667 views 人阅读  1 条评论

龙应台目送读后感8篇:目送 龙应台

龙应台目送读后感(一):

目送龙应台读后感

我慢慢地、慢慢地了解到,所谓父母子女一场,但是意味着,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。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段,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,而且,他用背影告诉你:不必追。――摘自《目送》

每次看到扉页上的这段文字,心中总会感慨一番,觉得作者有种悲凉的味道,也许这也是天下的父母都有的而且不可避免的,除了生死离别之外最痛苦的事情。

目送。

目送孩子,华安,华飞。十七岁,正值最叛逆的时刻。

他只是勉强地理解着母亲的温情,厌恶但又不便在展示在脸上,勉强让离他很远的母亲抱住他的影子,空荡荡的影子。或是有时在用餐鄙视着母亲引以为傲的学识:“你怎样才明白?”以自己相对前卫的思想,抨击着母亲那“过时”的观念,讲述着属于自己的新潮流,排斥着母亲发自内心的感慨,施行着自我的风格,不可理喻着关于母亲对于人生的见解。也许这就是代沟吧,可怕的代沟。听着母亲电话中几十年如一日的“固定”话语,不禁心生恼怒,以同样的方式“赠送”给母亲,使母亲的心,变得伤痕累累,也变得落寞了。

目送。

目送母亲,一个阿尔茨海默症患者。只记得从前的点点滴滴,忘了身后的繁华世界。

她总是在做同样的事,在问同样的问题,期盼着女儿的回归,疑惑着“你是我女儿吗”的问题,有时虽然应对着自己的真正的女儿,却依旧不认识,还一向在喊“女儿女儿,我的女儿呢”。无奈,她永远都不明白了。也许她刚刚问过的问题会再问一遍,刚刚吃过的零食会期望你再给她一份,她认为自己没有吃。她是最需要照顾的,也是作者的感情寄托,但,她什么都不明白了,让做作者感到无可奈何,花儿总是要落去的,小草总是要枯萎的,再参天的大树总有一天也会轰然倒下。使一个作为女儿的心,伤感了,也用心了。

目送。

目送父亲。一个军人,年迈的老人。记着故乡,有着尊严,意志坚定的老军人。

他送作者去大学,以前,却只是送到一个无人、静静的地方,不想让女儿在大学里出丑――他开的车子不够好。虽然他很想继续把女儿送到校门口,但是这样的车子实在不适合送一个大学教授。在他看来,女儿的面子比自己的愿望更重要。他的尊严似乎更不容易被侵犯。以前,他会念着《陈情表》,而音,变得婉转凄楚,会聆听着《四郎探母》,而潸然泪下。如今,他却魂归了,故里是他一向想去的地方。可满足了他,却使女儿心中无助、孤寂又深了。

目送,用眼睛,一个最简单的动作。在小路这边呆呆地望着远去的背影,那孤寂、黯淡而又落寞的眼神,曾爆发出强劲的力量――妄想把背影追回来,然而,又倏尔布满了坚定、担忧、不舍的坚定目光。只得看着背影渐渐远去,消失在深深的巷子后头,不能做什么,只能用目光将所有的情感挥霍在这茫茫的空气中,看着它们像一粒粒微尘,落到各地,消散。这是不可改变的结局。

目送,用眼睛,更是用心,送别,属于自己的亲情。

龙应台目送读后感(二):

短缘,深爱

——读《目送》有感

“我慢慢地,慢慢地了解到,所谓父女母子一场,只但是意味着,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。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,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,而且,他用背影告诉你:不必追。”

——题记

目送亲人远去,目送时间流逝,目送历史苍茫。

龙应台的《目送》,没有华丽的词藻,只是淡淡的文字。生活中的琐碎那么真实,文字中带着真情。她的文字如青草,带着清新,扑面而来;她的文字,似灯塔,散发着光茫,照进心房。龙应台写尽了幽微处最颤人心弦的那种感觉。读起来,赏起来,品起来,悟起来,让我的心跳也充满着共鸣的激动。

看着龙应台的一次次目送,想着自己与父母的一次次目送,突然发现,自己对父母有着如此之多的亏欠,惟有珍惜才不枉他们对我的一次次目送……回家的时候一句“你们开车留意一点!”妈妈告诉我,她和爸爸都会感到很欣慰,觉得我懂事了,长大了。就这样一句很普通的话,在我父母的眼里。却觉得我包含着许多的关心,每周日下午都是这样,看着汽车远去,看着彼此的身影从对方的视线中变小,变小,直到消失。此刻,我才发现,在这个过程中,他们在变老,而我,在长大。目送,亦是渐行渐远的必经路程。都明白,第一次的目送是成长,最后一次的目送却是永别,那么,你就更就应善待父母,这样当你一次次应对背影的时候才会释然。佛说前世500次的回眸才能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,那么,遇见你们还成为你们的子女,我又得回眸多少次呢?总认为我的人生之路漫漫,所以几度任性地挥霍,时常惹你们烦心,偶尔让你们气愤不已,有时令你担心,又有时使你万愁莫展,当不懂事的我将你们的关心与爱拒之门外时,你们却在原地等候不曾真正远离……

不管你父母知不明白,你都要告诉他们;真正的爱我们,是让我自己体会孤独、挫折、失败等种种坎坷,因为“有些事,只有一个人做;有些关,只能一个过;有些路啊!只能一个人走。”爱我们,就让我们自己去体验,就让我们自己去解决,因为有些路,只允许我们一个人走。

“我慢慢地,慢慢地了解到,所谓父女母子一场,只但是意味着,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。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,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,而且,他用背影告诉你:不必追。”龙应台说我们之间的缘分只是不断地目送背影,我说这短缘后面是我们自己与父母彼此之间都不明白的,深爱。

龙应台目送读后感(三):

目送龙应台读后感

“我慢慢地、慢慢地了解到,所谓父女母-子一场,只但是意味着,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。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,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,而且,他用背影告诉你:不必追。”这是写在书的封底的话,也是我看这本书的初衷。

不喜欢离别,更不用说目送,无论是送与被。总觉得亲友离别很难过,这个送别的形式更让人伤感。所以我远行是很少让人来送的,我害怕在我的一个转身会看到落泪的双眸;我也很少去送别人,我恐惧自己那种无奈的不舍。但龙应台让我对目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。

龙应台已经年过半百,她的阅历要多过我很多。作为一个母亲,她在机场送儿子去美国做交换生。他在长长的行列里,等候护照检查;她就站在外面,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。最后轮到他,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,然后拿回护照,闪入一扇门,倏忽不见。其实这位母亲一向在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。但是他没有,一次也没有。

这让我想到我的母亲,在我年少离家求学的时候,她是否也期盼我远去的背影能回头看她;她是否会在我坐的汽车启动的时候追过来,和我能多呆一会。但是我却和龙应台的儿子一样,弃母亲的感受不顾,做着一切我该做的并且理所当然的事情。

一次去机场送我母亲,我也是看着她排着长队去安检。我就这么看着看着,期望她能一切顺利,身上的化妆水不要因此被拦截。等她结束以后,微笑的回望了我一眼,仿佛是告诉我都OK了,我走了。原先目送中的一个回望会让一个人心安。

龙应台在经历父亲的去世时,是个雨天。她没有想到能够站的那么近,距离火葬场炉门也但是五米。雨丝被风吹斜,飘进长廊里。她撩开雨失了前额的头发,深深,深深地凝望,期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。他们父女的这一别,只有在下辈子才能再续前缘了。

这又让我想到我的父辈们,我此刻所经历的目送,都是很简单的凝望。虽然掺杂着不舍和无奈,至少我们都明白归期,至少我们能够聚首,至少这都不是最后一次的目送。其实这也算是一种幸福吧。

看着龙应台的一次次目送,想着自己的一次次目送。突然发现,自己对父母有着如此之多的亏欠,只有珍惜才不枉他们对我们的一次次目送。

龙应台目送读后感(四):

龙应台《目送》读后感

龙应台的《目送》是一部对亲情和周边人物的感悟散文。个性喜欢她写的亲情,抒情、真切、含蓄,并为之深深感动。《目送》是全书的首篇,描述的是目送孩子的成长,目送父亲的远去。第二篇《雨儿》写患老年痴呆症的年迈母亲,母女情感真心实意,让人感动,第三篇《十七岁》写的是青春期儿子的“独立”,还有《感情》、《明白》、《胭脂》、《为谁》等等,这些都是写父亲的逝,写母亲的老,写儿子的离,把个人生命中最私密、最深埋、最不可言喻的‘伤逝’和‘舍’”铭刻在心,诉诸文字,处处是感同深受的亲情滋味,篇篇有让人沉吟难忘的人生情景。

古人云:四十不惑。人过四十后,经历过许多次的生老病死的场面,再读《目送》这类亲情散文,感悟很多,个性是《目送》中的:“我慢慢地,慢慢地了解到,所谓父女母子一场,只但是意味着,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。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,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,而且,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:不必追。”人在生命的路途中,很多时候都是这样:平静中透露着的哀痛,让人不甘又无奈。永远记得儿子在第一次拿到学习成绩单时的情景,手拿奖状,在人群中急切地寻找我地样貌,那时的我就是他的天;大学四年,每次打电话时,即便是在脚骨折卧床时,他的声音是欢快的语调,第一句话永远都是“妈妈,我很好!”我很感谢儿子的孝顺,但心里也明白,儿子长大了,能自己担待所有的伤痛,对父母的依恋会越来越少,每每想到这,那种酸楚而又心存喜悦的无奈,瞬间会填满我整个胸膛。

读《目送》会我又一次地感受到送父亲走时的那种撕心裂肺的哀痛,也会想到了每次回家看母亲时,母亲那欢愉的目光和不停叨唠的话语。世间大小小起起落落的事,最后还是沉寂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,《目送》所描述的都是人们所经历的,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共鸣。读《目送》总有想流泪的感觉,为逝去的或正在远去的亲情,挽留不住的是匆匆的生命脚步,能留下的就是记忆;读《目送》懂得了对于生命,最好的态度不是挽留,而是珍惜;读《目送》有些更深的感悟:再多的遗憾不舍都但是是生命的过程,我们只能往前走,用此刻来填补过去的空白和伤口,带着爱和释怀与生命和解。

龙应台目送读后感(五):

最近,我阅读了台湾著名女作家龙应台的散文随笔集《目送》,这是一本适合情感细腻的人阅读的一本好书。

《目送》收录了七十三篇散文,写了父亲的逝世,母亲的老去,儿子的成长单飞,朋友亲人的离散牵挂,兄弟的重逢携手等等,在刚读完第一篇的时候,我就不忍释手,深深为之吸引,为之感动。

龙应台先生的文字,时而锋利,时而温婉,时而脆弱,时而感伤,时而朴实,时而华丽,却总是,如此的动人。读她的文字,如冬日晨曦中沾满露珠的青草,带着轻微的潮气和清新,扑面而来。亦如黑暗海面上绽放微光的灯塔,散发温暖的光茫和明亮,照进心房。

《目送》是《目送》的开篇点题之作。阅读它,让我的内心无比的酸楚,眼泪差点决堤。文章分为两个段落,第一段龙应台从一个母亲的角度,叙述了儿子从第一天上小学起到中学、直至出国上大学十几年的感人片段,她一次次目送孩子背影的离去,一次次目送孩子的成长。第二段龙应台从一个女儿的角度,追忆自己成长的岁月,与父亲的一次次别离,总是目送父亲的背影渐行渐远,直到有一天,在殡仪馆熊熊炉火里永远的消逝。所以她说:“我慢慢地、慢慢地了解到,所谓父女母子一场,只但是意味着,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。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,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,而且,他用背影告诉你:不必追。”

最犀利的一支笔,也有最柔软的时刻。当孩子一天天地长大,她的忧伤却与日俱增。昔日为了孩子,她辞去文化局长的官职,抛开博士高官的美丽光环,毅然离开,重归学者作家的生活,仅仅是因为她突然之间的反思:“会不会你赢得了全世界,但你失去了你的孩子?”

龙应台是一位优秀并且清醒的女人,明确地明白自己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有着怎样的职责,明白生命的好处,不仅仅仅是事业的成功和虚浮的掌声,所有的精彩,在繁华落尽时,也许留下的但是是永远无法弥补的一份遗憾。并不是每个人,都能像她这样清楚地获知生命的本象。

阅读总是伴随着无数的感同身受,当阅读《雨儿》一文时,我不禁被作者所记录的一点一滴所感动,每一天,作者都给妈妈打一通电话,电话那头,年迈的母亲已经糊涂的像一个可爱的孩子,思维不够清晰地说着“雨儿,我只有一个雨儿。”……当作者来到妈妈的身边,妈妈怀疑地说着“你好像我的雨儿!”,而作者像哄孩子一样地确定着:“妈,千真万确,我就是你的女儿”,“你的女儿要看见你笑。”。作者伴妈妈睡、陪妈妈聊天、带妈妈洗温泉、坐公交车,让妈妈享受着有女儿陪伴的分分秒秒,这就应是人世间最朴实的幸福吧。所以,为人父母以后,不管工作多么忙碌,都就应抽出时间带着孩子来到父母亲的家中,做一顿母亲爱吃的饭菜,听一听父母家长里短的唠叨,然后不住地点头应和。

忽然联想到她写的另一篇文章《寒色》,作者自认为是对“千里江山寒色远,芦花深处泊孤舟”早有体会的人,但是当别人问她“家,是什么?”的时候,她却突然支吾,不知所云。之后,作者又帮我们历数了一个个叫做“家”的地方:作为被人呵护的儿女时,父母在的地方,就是家,和人做终身的伴侣时,两个人在哪里,哪里就是家。

在作者清新细腻的文字里穿梭,我读懂了太多关于爱的信息。《散步》一文中,她们为母亲发明的“大字报”;《为谁》一文中安德烈让妈妈学做的“西餐”无不浸透着真挚浓郁的爱。在《寻找》、《忧郁》的文字里,我也读懂了作者伤春悲秋的情怀,就像秦观的《踏莎行》里的句子“雾失楼台、月迷津渡,桃源望断无寻处,可堪孤馆闭春寒,杜鹃声里斜阳暮。”

在《我村》、《火警》、《手镯》等文章里,我还读出了世间的人生百态。所以说,读散文,是需要有必须的人生阅历的,更需要有一种对散文情有独钟的心境。这样的文字,才会触动我们的心灵,震颤我们的神经。阅读,才能变成一次快乐的旅行,实现一种深刻的人生体味。

也许是岁月增长,人的心也越来越容易忧伤。以前视若无睹的东西,在不知不觉中,也在心中烙下了深深印迹。开始在乎起父母越来越多的皱纹,也开始担忧起孩子越走越远的脚步。

所以,这样的文字,才这样的令人心痛起来。放下书,闭上眼睛,在苦涩的眼泪中,更多的领悟到生与死那一瞬间的界限。无法忍受,却需要应对的是:到底什么才是最宝贵的?

这是关于光阴的故事,我们每个人都在时光的洪流中渐渐长大,我们眼前的背影从高大到佝偻,自己也就慢慢成了别人眼里的背影。当我们再不能为过往的遗憾一一买单的时候,彼时的目送就成了眼下的悲凉。

龙应台目送读后感(六):

目送龙应台读后感

我慢慢地、慢慢地了解到,所谓父母子女一场,但是意味着,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。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段,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,而且,他用背影告诉你:不必追。――摘自《目送》

每次看到扉页上的这段文字,心中总会感慨一番,觉得作者有种悲凉的味道,也许这也是天下的父母都有的而且不可避免的,除了生死离别之外最痛苦的事情。

目送。

目送孩子,华安,华飞。十七岁,正值最叛逆的时刻。

他只是勉强地理解着母亲的温情,厌恶但又不便在展示在脸上,勉强让离他很远的母亲抱住他的影子,空荡荡的影子。或是有时在用餐鄙视着母亲引以为傲的学识:“你怎样才明白?”以自己相对前卫的思想,抨击着母亲那“过时”的观念,讲述着属于自己的新潮流,排斥着母亲发自内心的感慨,施行着自我的风格,不可理喻着关于母亲对于人生的见解。也许这就是代沟吧,可怕的代沟。听着母亲电话中几十年如一日的“固定”话语,不禁心生恼怒,以同样的方式“赠送”给母亲,使母亲的心,变得伤痕累累,也变得落寞了。

目送。

目送母亲,一个阿尔茨海默症患者。只记得从前的点点滴滴,忘了身后的繁华世界。

她总是在做同样的事,在问同样的问题,期盼着女儿的回归,疑惑着“你是我女儿吗”的问题,有时虽然应对着自己的真正的女儿,却依旧不认识,还一向在喊“女儿女儿,我的女儿呢”。无奈,她永远都不明白了。也许她刚刚问过的问题会再问一遍,刚刚吃过的零食会期望你再给她一份,她认为自己没有吃。她是最需要照顾的,也是作者的感情寄托,但,她什么都不明白了,让做作者感到无可奈何,花儿总是要落去的,小草总是要枯萎的,再参天的大树总有一天也会轰然倒下。使一个作为女儿的心,伤感了,也用心了。

目送。

目送父亲。一个军人,年迈的老人。记着故乡,有着尊严,意志坚定的老军人。

他送作者去大学,以前,却只是送到一个无人、静静的地方,不想让女儿在大学里出丑――他开的车子不够好。虽然他很想继续把女儿送到校门口,但是这样的车子实在不适合送一个大学教授。在他看来,女儿的面子比自己的愿望更重要。他的尊严似乎更不容易被侵犯。以前,他会念着《陈情表》,而音,变得婉转凄楚,会聆听着《四郎探母》,而潸然泪下。如今,他却魂归了,故里是他一向想去的地方。可满足了他,却使女儿心中无助、孤寂又深了。

目送,用眼睛,一个最简单的动作。在小路这边呆呆地望着远去的背影,那孤寂、黯淡而又落寞的眼神,曾爆发出强劲的力量――妄想把背影追回来,然而,又倏尔布满了坚定、担忧、不舍的坚定目光。只得看着背影渐渐远去,消失在深深的巷子后头,不能做什么,只能用目光将所有的情感挥霍在这茫茫的空气中,看着它们像一粒粒微尘,落到各地,消散。这是不可改变的结局。

目送,用眼睛,更是用心,送别,属于自己的亲情。

龙应台目送读后感(七):

龙应台《目送》之读后感

雨一向在下,我的思绪也随着雨丝漫天飞舞,在这样的时节,这样的雨天,好像最适合听着音乐读一本好书,于是我和着轻音乐在网上漫步,不经意间又一次看到了龙应台这个名字,这个名字最初映入我眼帘的时候我觉得它就应与女人无关!

但是当她的作品引领我细细品味时,我才明白她是一位来自台湾的女作家,她的文字像涓涓细流般,静静的流淌。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却能深入读者的心灵,她的文字平实却有着深深的寓意。似是和一位故交娓娓的讲述着自己的经历……

这天我是第二次读《目送》了,确切的说是第一次认真的读,这是一篇读后让我有些酸楚和失落的文章,龙应台在文章里的每一种感觉都撕扯着我的心,让我感同身受。

《目送》由父亲的逝世、母亲的苍老、儿子的离开、朋友的牵挂、兄弟的携手共行,写出失败和脆弱、失落和放手,写出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。

当我读到“我送他到机场,告别时,照例拥抱,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,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。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。”时,我的心有种难以言喻的痛楚!当读到“我一向在等候,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。但是他没有,一次都没有。”我的心再一次被刺痛,“即使同车,他戴上耳机....只一个人听音乐。”我们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对我们是如此的排斥与冷漠!

于是“我慢慢、慢慢地了解到,所谓父女母子一场,只但是意味着,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。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,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,而且,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:不必追。”

任谁看到这样的文字,都不免在心里发出一个共鸣的震颤,这让我想起现实中的自己,此刻我们总在抱怨孩子粘人,总期望能让自己多一点自由的空间,少一点孩子的纠缠,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,当孩子一天天长大,我们想要跟她们亲近都将成为一种奢望了。

我们的此刻就是孩子的将来,这天上午我还在跟表妹埋怨老妈太过唠叨,我都三十好几了还管三管四的。从上学到工作再到成家,我不明白留给了母亲多少落寞,我每次都匆匆的离家,留给父母的只有背影!当车轮启动我目视前方,完全忽略了身后那深情的目光!每一次离家,母亲都会把我送到车上,帮我找好座位,而我却只留下淡淡的一句:“妈,你快回去吧”,但每次妈妈都会固执的等到车子启动,直到我完全脱离她的视线……

感谢龙应台的这篇散文,是她让我读懂了老人内心的凄凉与无奈!是她让我明白在以后的日子里就应怎样去对待我的亲人,爱人和孩子!怎样让我们的人生少一些不必要的遗憾!

龙应台目送读后感(八):

接触到龙应台的书,已经是读研的尾声,那时的自己,处于毕业择业人生的路口,有些茫然浮躁的寒假,每个冬夜拿起龙应台的《目送》,心绪渐渐平静。

相对于《野火集》的振臂高呼畅快淋漓,《目送》是一本透过家长里短写遍人间真情的散文集,展露的更多的是这位女性作家细腻柔情的一面。七十三篇短文,龙应台写父亲的逝、写母亲的老、写孩子的成长、写兄弟姐妹的比肩同行、写朋友之间的真挚情意,没有大政治、却写尽了小感情。从“横眉冷对千夫指”到“俯首甘为孺子牛”,尽管风格迥异,但依旧是流畅而极具感染力的文字,依旧是由小见大的思考。正如封底的那句话,“写尽了幽微,如烛光冷照山壁。”

最让我心潮难平、唏嘘不已的是那篇龙应台寄给友人K的信——《跌倒》。《跌倒》从两则新闻开始,一则是“前不久震动了整个香港的新闻”:一个不堪坎坷的母亲,把十岁多一点的两个孩子手脚捆绑,从高楼抛落,然后自己跳下。另一则则是“这天台湾的新闻”,一个十五岁的国三学生在学校的厕所里,用塑料袋套在自己头上,自杀了。这样的事件时有发生,在我们感慨现实压力,同情逝者的同时,发出这样的感慨——为了这样的事情,就结束自己的生命,值得吗?然而不管值不值得,每一天都有人这样做。同样的怪圈转了又转,却没有人明白,为什么这些人应对挫折时如此脆弱,为什么他们会这么轻易地选取极端的方式放下自己的生命?

然而,真的没有人明白原因吗?正如龙应台所说,“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,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:你跌倒时,怎样跌得有尊严;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,怎样清洗伤口、怎样包扎;你痛得无法忍受时,用什么样的表情应对别人;你一头栽下时,怎样治疗内心淌血的创痛,怎样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;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,怎样收拾?”

没有人告诉过我们,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,会产生对社会对人性的种种疑惑;没有人告诉过我们,在我们的一生中,总要应对生命中的不如意;没有人告诉过我们,在我们落到低谷时,要怎样样去应对失望和挫败;没有人告诉过我们,在从跌倒中站起以后,我们的生命将变得更加厚重,我们将对生活更加真诚和感恩。唯有跌倒过站起过,你才能不惧怕跌倒,才能敢于迎接生命中更多的挑战。所以,学会跌倒,其实很不容易。能够学会跌倒,也是人生的一种境界、一种成功。

如果此刻的你也绊倒也迷惘,那此刻你的修行开始。但是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,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。但是“在你与世隔绝的修行室外,有很多人期望捎给你一句轻柔的话、一个温暖的眼神、一个结实的拥抱。我们都在那里,等着你。”

与学会跌倒同样重要的,是学会扶持。人生的路,每一个脚印由自己庄重地踩下。在人生路上,每个人跌倒后,务必要学会自己爬起来,而无法完全仰仗其他人。但是,至少,我们能够学会扶持,我们能够在亲人、爱人、朋友、孩子甚至陌生人跌倒时,说出我们的支持,表达我们的信赖,给他们一个温暖的拥抱或持久的笑容,帮忙他们走出低谷,这很重要。

对于十五岁男孩的自杀,龙应台发出这样的诘问:在人生的最后三天,“有没有人拥抱过他?有没有人抚摸过他的头发,对他说,孩子,你真可爱?有没有人跟他同走一段回家的路?有没有人发简讯给他,约他周末踢球?有没有人对他微笑过,重重地拍他的肩膀说:没关系啊,这算什么?有没有人在MSN上跟他聊天、开过玩笑?有没有人给他发过一则电邮,说,嘿,你这天怎样了?”如果那个15岁的孩子周围,有人懂得扶持,懂得送他一句温暖的话语或者一个真心的笑容,结果,是不是就会不同?

学会扶持,最重要的是,从此刻开始,不要等到以后。我们总是在等,总想等到人家表白了再回应,就算自己也动心;总想等到财务自由了,再去享受生活实现梦想;总想等到自己真的不忙了,再去陪陪父母见见朋友……首篇《目送》中龙应台写到“我慢慢地、慢慢地了解到,所谓父女母子一场,只但是意味着,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。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,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,而且,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:不必追。”人生,不能总等待。因为,也许会来不及。

“有些事,只能一个人做。有些关,只能一个人过,有些路啊,只能一个人走。”而有些文字,只能在岁月的更迭阅历的增长中慢慢去领悟。

本文地址:http://zawen.tangjiataoyuan.com/3135.html
版权声明:本文为原创文章,版权归 杂七杂八 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
 发表评论


表情

  1. 杂七杂八
    杂七杂八【站长】 @回复

    目送读后感,龙应台目送读后感,目送 龙应台